曾經有學生問我,練陰陽功後感到頸部和背部稍有疼痛,怎麼辦?基本上,長期修練陰陽功有助漸次緩解頸肩與背部僵硬的現象,同時可活絡整個脊椎部位。這個過程不應該出現任何疼痛。有痛感,就表示對施行陰陽功動作的感受度還不夠敏銳。那麼,為了避免造成跟想要的成效背道而馳的結果,應該要注意些什麼呢?
第一個規則就是,進行任何扭轉脊椎或向後仰的動作時,應該只有舒適、放鬆的感受。道家傳統功法的任何動作,練習的當下應該已經包含目的本身,即以呈現功法作為標的意念的縮影。道家思想傳統並非強行掃除障礙,或是與障礙相抗衡。比較恰當的比喻是讓障礙自然消弭、自動散解。這是因為道家思想傳統強調專注在自身的潛能上,也就是,當人面對(身體)某一部分的限制時,允許既有的本領、能量或能力各有發揮空間。
因此,在這樣的觀點下,是否能做出完美的動作,或自己的動作是否和同學一樣好,或甚至比任何人好,都已經不是重點了。因為重點不再是與別人、與我以外的他人比較,而是和剛才/先前的自己比較,期許自己能發揮潛能,讓每個動作能夠(稍許)提升自我的身心活力。
那麼,這樣的做法又是依循什麼原則,或是基於怎樣的思考脈絡呢?道家傳統裡「自然」這個概念,可說是在練功實踐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準則。《老子》裡的「自然」一詞,原來的意義是「自己如此」或「自來如此」。「自然」這個觀念跟「無為」有密切的關係。然而,所謂「無為」也並不是什麼都不做,而是讓人跟隨內在的聲音,讓潛能自由發揮。也就是說,允許每一個過程的潛能盡量開展、盡量感受。這是因為依《老子》的思想,絕不會為了得到好的結果或任何特定目的而強行施以操控。
依道家的觀點,自己練功時只要依自身條件出發,招式或是動作便可調整到最適合自己的練習方法。因為,相較於招式的外形,道家思想中更重視的是藉由招式表達與實現的概念。